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领域,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肩负着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职业人才的历史使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需积极顺应数字技术发展趋势,以技术创新驱动教育模式变革,通过深度整合数字资源与教育场景,着力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数字技术赋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价值功能
(一)数据驱动的精准化育人功能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数据驱动的精准化发展已成为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提质增效的必然要求,更是满足大学生个性化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通过多源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数字技术构建起全景式的学生职业发展“数字画像”,为职业生涯教育的精准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从教育学视角来看,数据驱动的精准化育人体现在对学生职业认知与能力结构的深度解构。借助学习分析技术和行为追踪系统,能够动态捕捉学生在职业测评、实习实践、课程学习等场景中的多维数据,形成涵盖“兴趣-能力-价值观”的三维发展图谱。这种数据采集方式突破了传统经验判断的局限,不仅能识别学生显性的职业倾向,还能通过情感计算技术解析抗压能力、创新思维等非认知能力,为个性化育人提供量化依据。在实践层面,数据驱动的精准化育人通过动态优化职业发展画像精准供给教育内容。基于学生画像数据,智能推送适配的职业指导资源,实现“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培养。
(二)智能决策的高效化引导功能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亟待突破传统经验型指导的局限,构建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决策体系。数字技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与大数据分析,能够实现对职业生涯教育全流程的智能研判与动态优化,为教育主体提供高效精准的决策支持。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数字技术可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的动态适配性。基于校园行为数据、职业测评结果与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多元融合,智能系统能构建“职业发展能力图谱”,实时追踪学生职业认知、技能储备与就业意向的演进轨迹。这种数据闭环使职业生涯指导从静态评估转向持续迭代,显著提升教育干预的时效性。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决策效能。借助预测性分析模型,教育者能准确识别不同学生群体的职业发展瓶颈。系统通过聚类分析与归因计算,可智能推荐最优教育资源分配方案,包括导师匹配、实践机会投放等。
数字技术赋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数据驱动,构建个性化教育闭环
高校应整合学习管理系统、职业测评平台及实习实践等多源数据,搭建职业生涯教育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深度剖析学生的职业兴趣、能力水平及发展需求,形成精准的个性化“职业成长档案”。这一过程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还能为教育者提供精准的教学依据。基于“职业成长档案”,高校可运用自适应学习技术,智能推送适配的学习资源,实现学习内容与学生需求的精准匹配。这种个性化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其职业发展能力。同时,利用学习分析技术实时追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效果,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形成“数据采集—分析反馈—精准干预”的完整教学闭环。
(二)智能决策,革新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高校需构建基于智能决策支持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以实现从传统经验决策向数据智能决策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引入人工智能算法与机器学习模型,整合学生校内行为数据、职业测评结果及劳动力市场动态信息,构建职业生涯发展预测模型。通过整合多源数据,职业生涯发展预测模型能够对学生在不同职业路径上的发展潜力与潜在挑战进行精准预测。这种预测不仅基于学生当前的学业表现和职业兴趣,还结合了劳动力市场的实时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具前瞻性的职业规划建议。学生可以据此提前调整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环境的变化。同时,智能决策体系还为教育管理者与教师提供了可视化决策支持平台。基于数据分析结果,该平台能够直观呈现学生群体的职业发展趋势、重点关注对象及资源需求分布。教育者可以借此制定更加科学的教育政策,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职业生涯教育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开放协同,打造资源生态新范式
高校应联合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共建职业生涯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以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与开放共享,推动职业生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高校需强化职业生涯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顶层设计,统筹现有智慧教育平台,融入职业生涯教育模块,实现统一管理。借助数字技术的数据存储、分析与动态处理能力,平台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技能等多维度数据进行智能化呈现,形成“职业发展数字图谱”,为学生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推动教育过程可视化变革。同时,高校应建立全过程数据信息使用规范,推进数据内容标准化,实现校内外跨部门的全面协同联动。通过一站式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保障职业生涯教育资源的完整性,实现“大生涯”教育环境下育人主体对数据信息的共建与共享,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为学生提供精准的职业发展支持。
(宁灵芝,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25年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师科研基金课题“新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GXKS2025ZD004)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2024年辅导员工作室(“指南针”辅导员工作室)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