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美育教育的重视和师范专业认证的推进,音乐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成为高等音乐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基础教育对复合型音乐教师的需求。本文基于“讲-演-练-评”一体化理念,探索构建多维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旨在提升音乐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舞台表现力和创新思维,为音乐师范教育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理论筑基:构建多维知识图谱
学科融合与思政浸润。音乐师范生的理论教学需突破单一学科壁垒,构建“音乐-教育-思政-科技”四维知识体系。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围绕“实践育人”核心,打造“五育并举”育人模式,将思政教育融入艺术实践,通过原创红色剧目排演、红色经典合唱排练等形式,强化学生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为更好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将《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打造成思政示范课程,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通过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哲学及审美价值,系统性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引导学生思考音乐背后的价值观,实现美育与德育的融合。
构建地域特色课程体系。广西作为我国南部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区,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作为桂中地区师范类本科院校,坐落于壮、汉、瑶、苗、侗等多民族和谐共处的文化沃土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为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在课程建设中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方面,开设了《金秀瑶族音乐文化研究》等特色课程,既丰富了学科体系,又深化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通过创编黄泥鼓舞操等特色舞蹈训练,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有机融合。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适应当地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需求。
舞台淬炼:艺术实践的沉浸式体验
多层次舞台实践体系。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秉承“以演促学”的教学理念,构建“课堂展示-校园展演-社会服务”三级实践平台,通过课堂翻转、教学展演、参与中小学节目演出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锻炼教学与表演能力。例如,该学院积极打造“科师之声”等系列活动品牌,包扩学术讲座、专业竞赛、成果汇报等;深入基层中小学开展社会服务,参与中小学节目演出与指导等,让学生在演出中积累经验,提升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
跨学科艺术创作实践。跨学科艺术创作实践是音乐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开设音乐与文学、科技融合的创作课程,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尤为突出。随着AI技术的进步,音乐创作也变得更加高效及多样化。例如,在歌曲写作课程中,可以通过腾讯音乐平台辅助歌词创作,通过歌曲主题、情感基调、歌词框架等相关信息,扩展及优化歌词,运用SunoAI生成多样化风格的音乐作品。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音乐创作的效率,更打破了传统理论学习的局限,在降低创作门槛的同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跨学科实践能力。
实战模拟:赛教融合的教学演练场
搭建赛事平台。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实践能力,单靠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提升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是音乐师范生人才培养的重要聚焦点。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自升本以来一直坚持开展师范生教育教学竞赛活动,这其中就包括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应用大赛等,其中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包括教学设计、说课、模拟上课和板书比赛等。
搭建校内实训平台。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精心打造了管乐团、合唱团、舞蹈团、芦笙乐团等艺术实践平台。这些艺术实践平台不仅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更是重要的实践教学课堂。学院将乐团实践纳入必修课程体系,要求每位音乐师范生在学期间必须选择加入一个艺术团体,通过系统化的排练、演出等实践活动,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将课堂理论转化为舞台表现力,最终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这种“学演结合”的培养模式,既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又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为未来成为音乐教师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能诊断:动态评价体系的构建
多元化评价主体。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建立了“教师-学生-AI”三方协同评价机制: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进行实质性评价;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反思学习过程;AI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量化指标,如课堂互动频率、线上作业完成情况等,为课程的目标达成度提供有力的依据。
动态反馈与个性化改进。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开发音乐师范生成长数字化档案,整合学习过程中的演奏视频、教学记录、竞赛成果等数据,运用AI算法分析学生优势与不足,生成个性化发展报告。例如,AI系统若发现某学生歌曲弹唱能力薄弱,会自动推送相关课程资源和模拟训练任务,实现“诊断-干预-提升”的精准培养。
评价结果的应用与推广。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将评价结果与目标达成相结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策略。例如,通过分析学生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专业科目成绩数据,调整《音乐教学技能训练》等特色课程内容,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升教师资格证通过率;将优秀教学案例通过线上平台共享,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作者:周志峰,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