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公告信息公开智能服务平台-法院悬赏公告平台”正式发布:开启AI司法执行新范式-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8/06 12:22:3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公告信息公开智能服务平台-法院悬赏公告平台”正式发布:开启AI司法执行新范式

字体:

  新华网哈尔滨8月6日电(陈延特) 8月3日,“新华网公告信息公开智能服务平台-法院悬赏公告平台”在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创新与产业落地论坛”上正式发布。该平台将实现公告一键生成、智能审核、数字人播报、精准播发等“全流程、多渠道、强普及”的智慧服务能力,开启了AI赋能司法执行新范式。

  图为“新华网公告信息公开智能服务平台-法院悬赏公告平台”发布仪式。新华炫闻(北京)移动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胥斌(左二),亿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锦龙(右二),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宋婉凝(左一),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王光奇(右一)共同见证发布。新华网发

  论坛以“智赋百业 慧启千行”为主题,探讨人工智能推动产业升级的实践路径。会上,新华网发布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赋能底座2025第二批生态共创产品”,覆盖信息服务、医疗、心理、教育、法务、应急管理等多个领域。这是继今年3月之后,新华网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与产业落地方面的进一步探索和生态共创的延续。

新华网数字经济事业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张涛现场介绍“法院悬赏公告平台”。新华网发

  新华网数字经济事业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张涛现场产品介绍中指出,当前,我国法院、公安、交通、银行等系统正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公开,海量的统计数据、文书公告亟需高效处理与传播。其中,司法领域对智能化技术手段和高影响力传播平台的需求尤为迫切。新华网于今年6月正式上线“新华网公告信息公开智能服务平台”,迅速获得法院及法律服务相关人士的高度认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66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可以在征信系统记录,并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的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发布悬赏公告查找可供执行的财产。

新华网公告信息公开智能服务平台示意图

  张涛表示,新华网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深耕服务各地法院悬赏公告业务场景,在原有平台基础上迅速迭代升级,推出了“法院悬赏公告”平台。将依托“数据库+大模型”技术底座,着力解决“公告难找、传播率低、信息更新慢”等痛点,提升发布效率与效果,有效推动案件执行、震慑失信被执行人、破解查人找物难题,助力构建更加智能、高效、透明的司法信息服务体系,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法治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法院悬赏公告平台示意图

  平台以“智能+合规”为核心设计理念,构建“模板化输入、多模态展示、AI智能审核”技术体系,实现公告从生成到传播的高效闭环。该平台采用标准化模板输入机制,智能提取法律文书核心要素,一键生成规范化公告格式,显著降低人工操作复杂度。用户可以依托城市定位与关键词搜索功能,通过案号、被执行人姓名等信息快速精准检索公告内容,极大提升信息获取效率。针对社会关注度高的执行信息,系统配置热点推荐机制,强化重点案件的曝光度和线索收集能力。

数字人播报示意

  同时,平台还将通过数字人播报与短视频内容增强公告展示的传播力与解析力,实现案情摘要、线索类型图解等可视化呈现,并在新华网PC端、移动端双端及自媒体平台等渠道展示、播发,配合大数据精准推流,打通多元渠道,实现信息快速传递。

平台建立起多重安全防线

  在信息发布合规性方面,平台建立起多重安全防线,确保内容发布全过程合法、合规、可控。所有发布人需通过实名认证并上传律师执业证后方可操作。公告内容须附法院盖章原件,并经平台智能审核系统多维度交叉校验,确保文书真实有效。平台严格遵循《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对举报人及相关当事人信息进行脱敏处理,并通过全链路智能风控系统实时监测可疑行为,精准识别高风险操作,全面保障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

  张涛表示,新华网公告信息公开智能服务平台及法院悬赏公告平台将持续优化服务模型,提升智能化水平,并依托新华网在数据传播、技术支撑等方面优势,不断为推进“阳光执行”机制建设、强化失信惩戒、优化信用生态注入数字化动能,助力更多政务部门实现“公开、普惠、可信”的信息治理升级。(宋天野对本文亦有贡献)

【纠错】 【责任编辑:陈延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