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数智赋能 探馆中国”活动启动仪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博物院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联合主办,国际在线、内蒙古北方互联网中心承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刘红岩,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冀晓青,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任李培燕等50余位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文博机构代表、互联网企业嘉宾、网络博主及媒体记者出席活动,共同探讨数智时代文化传承发展的新机遇与新实践。
主办单位介绍,本次活动聚焦数智技术赋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旨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展示数智技术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的先进做法与典型案例,实现文化事业与公益事业交融互促、协同发展,携手社会各界共同绘就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织、传承与创新共融的文化新图景。
图为郑承燕分享。新华网发
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郑承燕分享了内蒙古博物院新馆数智转型的实践。她表示,新馆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构建了覆盖“前端体验—中台管理—后台支撑—云端共享”的智慧博物生态体系,实现了资源数字化、管理智能化,试运行期间已吸引近182万人次参观,显著提升了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
图为杨大鹏作分享。新华网发
黑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杨大鹏展示了黑龙江省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成果:不仅完成了数万件文物信息的数字化采集与管理平台搭建,更通过沉浸式体验、数字文创产品等形式,让文物“活”起来,实现了文化传播与市场效益的双赢。
腾讯公司分享了运用AI、数字孪生等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焕活的案例,如助力甲骨文、三星堆、北京中轴线等项目的创新呈现。此外,腾讯还推出了“探元计划2024”等创新项目,将持续以技术探索文化传承的新模式。
图为何春银作分享。新华网发
网络公益先锋代表何春银表示,将用生动的镜头语言深入探馆,挖掘并讲述文物背后蕴含的民族团结故事与奋斗精神,以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发共鸣,引导网络空间向上向善的风气。
图为启动仪式。新华网发
活动最后,与会嘉宾共同启动“数智赋能 探馆中国”活动。网络公益先锋、媒体记者将以内蒙古为首站地,进行为期两天的行进式学习,走进多家博物馆,了解内蒙古相关博物馆在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方面的经验做法,深入挖掘北疆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
据悉,本次“数智赋能 探馆中国”活动将组织参与方深入探访特色博物馆,利用数字化手段创新呈现中华文脉的博大精深。活动旨在搭建一个交流互鉴的平台,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共同推动数智技术更好赋能文化“两创”,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