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8月4日电(记者刘璟)飞阅中国,低空领航。8月3日,低空经济与智能制造融合发展论坛在哈尔滨举行。论坛汇聚了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杰出代表,共同探讨低空经济领域的最新成果与未来趋势,为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政产学研齐聚冰城 擘画低空经济蓝图
新华网总裁、新华网低空经济研究院院长申江婴在致辞中强调,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构成,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他指出,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智能制造的技术支撑,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能够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向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新华网通过“飞阅中国低空经济百城万企中国行”等活动,积极促进低空经济应用落地,助力打造产业集群,构建东西联动、南北互通的发展格局。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在致辞中指出,数智赋能是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人工智能 + 低空经济” 正开辟新赛道,推动人才开发从传统模式向 “数字人资”“智慧人资” 跃升,无人机驾驶员等新职业正成为低空经济人力资源发展新趋势。杨志明强调要树立创新理念,推动 “体面劳动”“数智劳动”,培育工匠精神。他提出五大创新路径:加快机制创新释放数据价值、强化技术与算法支撑、深化产业融通与场景应用、聚焦 “两才并重、两归并用”、优化数据要素环境。他表示,低空经济是就业新蓝海,需以 “以产聚才、以才兴产” 推动产才融合,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主题演讲环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向锦武以“低空经济及其装备技术”为题,深入剖析了低空经济的定义、关键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他指出,无人机系统作为低空经济的主导装备,正朝着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迈进,且无人机+应用场景丰富,可分为生产作业类、公共服务类和航空消费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与飞行学院副院长张洪海则围绕“场景驱动、安全为先:城市空中交通体系建设的实战探索”这一主题,分享了城市空中交通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发展路径,提出低空经济稳健发展“四四”总体解决思路,即四大板块、四轮驱动、四边路径、四化目标。
此外,哈尔滨市平房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哈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余定志分享了平房区航空产业基础雄厚的发展优势,以及建设低空经济等产业园的规划;合肥市发改委战新处处长、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副主任陈思分享了合肥基于本地资源禀赋发展低空经济的做法,强调“三分制造,七分运营”;南京市交通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奚晖介绍了南京在低空经济发展中的探索,包括打造低空经济资源调度平台、发布应用场景目录等;联合飞机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田刚印分享了企业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实践,包括无人机研发、应用场景开拓等;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石红探讨了传统通航发展的现状与破局思路;亿航智能设备 (广州) 有限公司副总裁贺天星聚焦规模化推动低空经济特色场景示范应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增程动力系统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滕红介绍了东安动力在低空经济动力系统方面的创新,同步进行了东安动力转子发动机平台的发布;重庆市梁平区低空专班负责人王温润分享了梁平在低空经济方面的优势与规划。
重磅项目接连启动 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论坛期间,多项重磅活动接连启动,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申江婴、杨志明、向锦武、余定志、石红与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黑龙江省航空产业协会党支部书记付民、中电信无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爱军共同拉开“新华网飞阅中国低空领航全国行-走进黑龙江第二届”活动帷幕,标志着新华网在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与此同时,《2025西部地区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发布,该报告由新华网低空经济研究院与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联合主编,中国信息协会低空经济分会、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等单位参编。报告系统梳理了西部地区低空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强化“数字天路”基建、构建区域产业生态等策略,为打造全国低空经济新增长极提供“西部方案”。
会议期间,中国信息协会低空经济分会会长熊朝,新华网低空经济研究院秘书长李明,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刘国驰,黑龙江卡莫夫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士民,中邮无人机(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飞,河南云洹网联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玉莲等嘉宾共同宣布新华网低空经济频道的上线暨《低空经济群英汇》大型企业家融媒体栏目发布,后续将汇聚政策解读、产业分析、前沿技术和企业风采等内容,通过融媒体形式广泛传播,提升低空经济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丝路新程七十年 低空翱翔启新篇”大型航空文化活动的发布,更是将低空经济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新华网低空经济研究院副秘书长于檬介绍,活动将于9月份组织70架飞机,从陕西省出发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空中重走“丝绸之路”,通过新华网全媒体矩阵同步传播,展现低空经济的独特魅力和广阔前景。
此外,“青少年人工智能第一课”的启动,则着眼于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国信息协会副秘书长徐雪琴、新华网溯源中国执行总监郭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国际业务部创新业务主管叶勇、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工程计划大模型应用开发工程师培训项目市场负责人严雨杉以及核桃编程合伙人兼CMO齐峰等嘉宾共同启动该活动。后续将面向中小学青少年分层设计课程内容,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人才培养工程AI创新应用工程师职业技术培训项目”的正式启动,旨在通过系统化培训和严格考核,培养具备AI技术落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低空经济等产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人才支撑。新华网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总经理陈华,聚龙吟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唐禄阳,海南聚龙吟集团副总裁、海南君创培训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磊与李明共同宣布项目上线。
圆桌对话智慧碰撞 共谋协同发展良策
在圆桌对话环节,来自低空经济技术、制造、运营、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嘉宾围绕“场景创新”、“技术突破”和“生态协同”三大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推动低空经济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领航”。
刘国驰分享了北大荒在低空经济方面的成果,其机队规模大、基础设施全、运营资质全、装备强、人才储备足且发展快。在推动低空经济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方面,北大荒始终聚焦主业,实现一体化运营模式,通过统一安全管理、统一价格、统一市场定价等措施,实现了资源共享、共治、共建的合作共赢局面。
杨玉莲分享了5G+无人机应用在城市综合管理中的实践。云洹网联打造了“3+1+N”的经营模式,拥有5G网络专网、产业链融合优势及蓝天实验室,完成了科研成果到应用的全闭环。通过实时空中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为数字城管、环保巡察、电力巡检等城市综合管理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南京市交通集团副总经理沈阳认为,在规范标准治理上,政府应搭建框架体系,企业填充细节;在基本建设实施上,政府应主导公共设施,企业作为市场实施者;在低空安全监管上,政府是安全底线守护者,企业是运营安全执行者。通过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角色定位,共同推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优化。
浙江海卡飞宏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凯匀介绍,海卡飞宏航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数字孪生场景,形成独特闭环。通过国际合作和技术创新,在低空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宏瑞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安宝平结合具体案例,说明了平台标准化能力与场景化应用的协同逻辑,展现了宏瑞创新在AI技术落地方面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经验。
千机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戴辰晨强调,以文化IP和艺术创作为内核,以科技创新为载体,千机科技在文旅场景中创造了独特的商业和艺术价值。通过无人机表演、空域造景等形式,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昌瑶湖飞行基地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雪岩介绍,瑶湖飞行基地主要运营初教6飞机,该机型是国产飞机的经典机型,在战略训练、青少年航空启蒙、飞行表演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初教6的推广和应用,可以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航空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作为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重磅平行论坛,低空经济与智能制造融合发展论坛由新华网低空经济研究院、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承办,中国航空学会、中国信息协会低空经济分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支持,为低空经济与智能制造融合发展凝聚智慧,推动产业迈向新高度。